迎戰暴雪護民生 青春“鋒”范顯擔當 | ||||
| ||||
3月2日,濟南市氣象臺發布暴雪紅色預警,城區積雪厚度突破15厘米。面對極端天氣考驗,電建建筑公司濟南中央商務區西片區城市更新項目青年突擊隊迅速行動。30名平均年齡僅26歲的青年員工,以“雪停路凈”的央企擔當,在項目駐地周邊社區展開了一場持續12小時的清雪保暢攻堅戰。 清晨6點,“咔!咔!”的鐵器撞擊聲劃破寂靜。10號樓前,項目技術員小張正弓著腰,將鐵鍬尖端楔入凍得發藍的冰層。這位在施工中追求“毫米級精度”的BIM工程師,此刻以同樣的專業精神處理著樓道口的冰坡——鏟尖45度切入冰面,后撤半步蓄力,腰腹下壓,手腕發力,冰碴應聲迸裂。他身后,20余名青年志愿者組成“破冰流水線”,前排鑿裂冰面,中排鏟除碎渣,后排鋪設防滑麻袋。經過三小時的連續作戰,小區各單元門前蜿蜒出一條條黑色的“安全走廊”,而積雪則在路邊堆砌成齊腰的“白色長城”。 “李奶奶,這是咱們的雷鋒服務卡,有事兒隨時撥這個號!”突擊隊員小王將聯系卡塞進老人手中。項目團隊將建設施工的精細化管理延伸至志愿服務,通過社區網格精準鎖定8戶特殊家庭,創新“三個一”幫扶機制——為每個單元打造一米寬安全通道,為每戶特殊家庭發放一張聯絡卡,為小區居民組建一個由項目黨員牽頭的“鄰里互助群”。 正午時分,陽光穿透云層,積雪覆蓋的小區已煥發新生。老人們扶著清理一新的扶手緩步下樓,孩子們用清掃出的積雪堆起憨態可掬的雪人,社區微信群里“電建給力”的點贊持續刷屏。這些溫暖瞬間,正是新時代雷鋒精神的生動注腳。 從毫米精度的工程質量到分秒必爭的除雪速度,從拔地而起的安置房到鑿碎冰面清出的暖心路,這支青年突擊隊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建設一方、守護一方”的赤子情懷。當塔吊的鋼臂繼續在工地上空劃出優美弧線,那些風雪中挺立的青春脊梁,已將這抹“電建藍”深深鐫刻在百姓心間。 | ||||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